4月13日晚,文法学院陈朝鲜老师受邀在学生驿站H7-200分享潘富俊先生所著的《草木缘情——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》读书心得,与学生畅谈汉语言文化研究与植物的不解之缘。

陈朝鲜以自身工作生活中与植物的联系为例,将诗文中的植物与当代植物对照,引出古人与现代人共同的植物之趣。他对《草木缘情》一书前二十章进行了总结归纳,用生动写实的案例为同学们讲述植物功效用途。

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感受到植物世界深厚的历史底蕴,陈朝鲜介绍了葵、橄榄、芣苢、竹、菰米等植物起源故事,并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交流。“以橄榄一物为例,苏轼曾作诗‘纷纷青子落红盐,正味森森苦且严。待得微甘回齿颊,已输崖蜜十分甜’”,他与同学们分享到,橄榄初尝味苦且涩,面变而吐之,后觉齿边微甜,才知苦中才得真味。他强调,诗文中蕴含着深刻情感,需要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用心感受,才能对其中的文化底蕴有深层次的理解。

在交流环节,陈朝鲜为同学们讲解了梧桐。他谈到,梧桐自古有凤凰栖息之木的美称,也有半夜遇梧桐闻人声的传闻,更有自挂东南枝的凄美意境,极富文学色彩,而梧桐能产桐油,也具有经济价值。“期待同学们能多读书、读好书,将诗词中的植物世界与现实所学相结合,汲取知识、陶冶情操。”陈朝鲜勉励在场同学。

文字:张亿鹏
图片:熊 曼
审核:宋 慈